子意

现居 南京

NiSi新锐签约摄影师

Getty签约摄影师

尼康中国签约讲师

CFP签约摄影师

新华社签约摄影师

 

《焦外》摄影俱乐部创始人,擅长风光及人像摄影

江苏省摄影家协会成员,职业摄影师,数码后期讲师,尼康讲师。

图虫&蜂鸟月赛评委,2013年、2015年POCO实力风光摄影师,2014年腾讯授予80后国内知名摄影师,国内几大摄影平台热门推荐摄影师,几年内发表400余组摄影作品。

《摄影之友》《摄影旅游》《山东画报》《咔啪》《新旅行》《航空画报》《旅游新报》等国内多家知名媒体杂志刊物约稿及合作。

图虫:子意

ZCOOL站酷:摄影师子意

 

 

作品一:月儿圆

 

▲作者:老顽童

 

月亮比例越大给我们会感觉越震撼,想要把月亮的比例变大,焦距要足够长,500焦段或者1000焦段甚至1500更长的焦段,焦段越长月亮在画面中的比例会越大。

 

这张月亮的色彩是暖红色,这样的色彩一般出现在月亮刚刚升起或者马上落下的状态。从现场画面中天空的蓝色来看,月亮的色彩和天空的亮度不是太吻合。

 

如果说过后期的手法去完成的话,建议适当的将月亮比例再大一些,重叠在建筑的背后,效果会更好。地面建筑的环境来看,欠曝明显。

 

如果能够将细节层次多曝出一点,画面的看点会更加强,画面有大量的蓝色,天空是留白。如果地面的看点不够,整体张片子的可看性会大大降低。

 

 

作品二:滩涂

 

▲作者:老顽童

 

片子前景的部分比较亮,画面缺少兴趣点,远处的人物拍婚纱的区域欠曝,看得不太清楚。所以并不能作为视觉焦点去表现。

画面的看点就显得少了一些。

 

 

作品三:幻化

 

▲作者:老顽童

 

画面上半部分蓝色带了一点洋红的色彩,画面里并不是太协调。对于水或者天色的色彩调整,建议往冷色上靠,与绿色的环境,色彩搭配会更舒服一些。

 

 

作品四:氤氲

 

▲作者:林间小溪

 

最大的问题应该在于天空的光比没有控好,如果能使用渐变镜GND或者使用更深的渐变镜,将天空的光比控下来,片子会更完整。

 

▲子意老师调整

 

 

作品五:光影游戏

 

▲作者:林间小溪

 

光影和构成性是非常棒的一张片子,但是焦点部分的视觉美感不足。寻找一个身体线条或者姿态的动作更加柔美,或者更加可看性的人物放在这个位置上面。

 

如果是一个舞蹈的动作,光和影将舞蹈动作的轮廓洒在门缝中。张片子的可看性就更强,现在动作和形态的感觉,还是欠缺一些。

 

 

作品六:涓涓溪流

 

▲作者:马到成功

 

这两张片子提交了RAW档,可调整的空间比较大一些,这张是原片。

 

▲子意老师调整

 

调整以后的结果,首先会有主光生产调整,通过现场的光影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张片子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中间有阳光洒在这个石头上面。这样的光感是非常非常漂亮的,从现场来看光感应该是暖色,那么其他部分相对应适当冷色一些。

 

通过对这样对光影分析,主光的增强了暖光和冷光的部分,我将高光部分有阳光的部分暖色偏移,将色温提高,然后将其它所有水和环境的区域,将色温降低,让其出现冷暖对比

 

光感会更强烈,看点和色彩也会更丰富。

 

▲作者:马到成功

 

第二张跟第一张非常相似,但构图的元素和比例的控制并没有像第一张那么好。后半部分水流有些单调,通过更长的焦段把背后水流的比例放大在前景上。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子意老师调整

 

右侧石头的比例显得有些杂乱,和严谨的前景部分有些脱节。前景下半部分又显得有些残缺,这张片子的构图上的问题。处理技法和前面一张是一样的,让高光部分表现出暖光的效果,其他部分处理成冷色的效果。

 

 

作品七: 天光云影共徘徊

 

▲作者:上善若水

 

其实处理得并不是太明显,适当的降低了对比度,把高光压了一些下来,把阴影提亮一些。片子中树干部分的层次更丰富,远处山体的细节更丰富,这张片子的可看性会更强。因为云层的这个走势是非常有气势的,但是是比较遗憾的,就是地面的元素的层次并不够。

 

▲子意老师调整

 

▲作者:上善若水

 

作者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所第二张选择了一些前景,但是前景的美感并不是太好,也没有达到衬托的状态。完全可以取前面的小石子部分,通过超广角拉开它的形变,或者拉开它的透视,可能这张片子会比前面的更精彩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树枝的阴影,背光部分尽可能让它保留更多的质感和层次,至少在这部分能够让观众更耐看一些。

 

 

作品八:拱桥

 

▲作者:上善若水

 

其实我是非常喜欢拍桥的,走到哪里如果看到桥我一定会第一时间去拍,而且拍了不少作品出来不少。我也希望哪一天能够整理出个专题,把我所有拍过的桥全部罗列出来!

 

那么这张桥的元素其实是非常棒的,前景的位置也很好,就是角度没有控制好。如果能找到更好的位置,把前景的高度做一些调整,更高的机位把前景的线条表现的更好,把桥梁的比例进行调整,这张片子应该是会非常好。

 

构图上,右侧显得比较空,左侧的元素比较丰富,画面的平衡度不够。作者使用减光镜对于曝光时间的把握不太熟练,建议关注耐司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使用小程序慢门助手,算出曝光时间。整体片子过曝非常严重,天空部分云彩完全曝掉,死白一片。

 

 

作品九:建筑

 

▲作者:树下听琴

 

还是控光问题,天空过曝地景欠曝

 

建议使用渐变镜GND,把天空的光压下来,地景的欠曝也可以得到缓解,平衡光比。

 

▲子意老师调整

 

在后期上的处理上,暖色的灯光的黄色的饱和度提升,把整体的蓝色的饱和度下降,让更好的去突出中间这部分的建筑。

 

 

作品十:夜茫茫

 

▲作者:树下听琴

 

▲子意老师调整

 

如果能够抓住更早的时期拍摄,天空应该不会那么闷,会更明亮一些。图片压缩比较严重,能调整的空间非常有限。

 

 

作品十一:望城

 

▲作者:树下听琴

 

控光问题,前景荷叶欠曝

 

▲子意老师调整

 

我的调整是将前景的荷田提亮阴影,这样片子的着眼点会更加明显。

 

 

作品十二:黄昏海滩

 

▲作者:天马行空

 

天空比较单调没有什么云彩,建议压缩天空占据画面的比例。尽可能多保留前景的层次和远处山体的肌理。

 

▲子意老师调整

 

后期中将水体处理成冷色,保留阳光洒在水面的暖色金光,片子的色彩也会非常丰富,层次也会更耐看。

 

 

作品十三:山形

 

▲作者:天马行空

 

超长焦拍摄,整体画面的锐度成像稍差。从目前的光色来看,片子白平衡偏得比较严重。一定要注意把白平衡校正

 

如果你无法在这张片子里面找到一个很好能够平衡白平衡的元素。

 

建议你在同场景找到有一个有灰色元素的内容,对它进行白平衡定义,或者吸取定完以后同步这张片子。现在这张片子总体偏灰,一定要多加对比和反差。

 

 

作品十四:Hi~

 

▲作者:天马行空

 

很生活化的场景,看点和感觉不太够。如果从技巧来看,使用自动挡,只要对上焦或者使用自动曝光,完全都能够拍出一张片子,只是没有很突出的地方。

 

 

作品十五:城市景观

 

▲作者:天涯

 

超长接片,主体是地面的建筑,还是控光问题,天空过曝地景欠曝

 

▲子意老师调整

 

我的调整是将天空适当压暗,地面的建筑提亮阴影,建议使用渐变镜GND平衡光比。

 

 

作品十六:夜景接片

 

▲作者:天涯

 

夜景大接片,首先错过最佳的拍摄时机,画面中有大片面积的区域有过曝的现象。

 

由于天光已经完全暗了,天会全呈现冷暖色的状态,建议能够更早的时机去拍摄这样的片子。一方面人为的亮化可以再弱一些,也不会过曝。另一方面天空的冷暖对比会更加强烈。

 

 

作品十七:夜色撩人

 

▲作者:天涯

 

片子还是拍摄时机没有抓准到位,白平衡的定义也不标准。这样的夜景完全是色彩比较乱的现象。

 

 

作品十八:山巅

 

▲作者:霞光

 

片子非常有气势,控光也做得非常好,色调的处理也非常棒。不足的地方就是如果把这张片子当人像来拍,也就是右侧的这个人物是摆拍状态,片子会更有意境,也更有气势。

 

三个人的形体姿态没有做过多的呼应,应该保留一个人祈祷的状态,片子就非常有意境。左侧的石雕的区域适当的提亮一点点。

 

 

作品十九:山与虹

 

▲作者:霞光

 

非常难得的一段彩虹的光,色彩非常漂亮,色调已经非常个性。

 

从我处理的角度来讲,我应该会把云雾处理成更接近冷色的一个状态,会适当的降低它的亮度。因为这样能够更好地去表现中间这一部分有阳光的区域,增强这一部分的对比,让它更有质感。

 

 

作品二十:四姑娘山

 

▲作者:霞光

 

这张非常精彩,从元素和画面内容来讲,比前面两张都要更棒,光色也会更好。需要注意的适当的去调整画面中的光影,最精彩的部分云层、雪山,所以天空的亮度相对较强适当压暗。

 

前景的对比应该适当的降一点,也可以更暗一些,退到层次之外,把中间凸显出来。

 

右侧的前景,因为从片子的层次排列是非常好的,天空的云层也非常好,所以我们尽可能去把需要表现的部分凸显出来。

 

远处的这个山体由于空气的通透度或者距离的关系,它会相对要比前景的灰一些,所以我们要将它凸显出来,要增强远处山体的对比度,甚至包括锐度饱和度,让其跳到前面来成为视觉焦点。

 

图片/耐司影友征集

点评/子意 编辑/Maisy Lau